跳到主要內容

藏品資訊

藏品資訊-直式[電腦版] 藏品資訊-橫式[行動版]
:::
點石成金藏品圖,第1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點石成金

林磐聳

水墨畫

2022~2022

長:73.7 x 寬:70.2 (cm)

登錄號:2022-01-0017

林磐聳,屏東人,為前輩攝影家林慶雲三子。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設計組、美術研究所。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副校長、美術系主任暨美術研究所所長等職。1990年創設「臺灣印象海報設計聯誼會」,積極推動臺灣設計師參與國際設計競賽,被譽為「臺灣設計界導師」與「臺灣設計發光體」,。2007年獲頒國家文藝獎,為此獎項第一位設計背景的美術類得主。其作品於2003年獲選美國紐約Phaidon出版社「Area / 100 Graphic Designers」世界百名平面設計家之一,2005年獲香港設計中心頒發「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」,2012年獲邀為德國紅點傳達設計獎國際評審
林磐聳的設計作品中常表達出對臺灣風土人文的濃郁情懷,他運用臺灣島嶼圖像為題材,經由設計轉換為洗鍊的海報視覺語言,呈現對故鄉臺灣的深刻愛戀與豐富鄉情,更持續努力將臺灣設計推向國際,2019年應臺灣設計展之邀於屏東美術館舉辦個展「夢之島嶼」。
水墨作品方面,林磐聳喜以最單純的針筆、毛筆,結合最簡樸的素描技巧,細密點畫出每天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點點滴滴,呈現各種不同的臺灣圖像,相關作品有2005年的《我的臺灣─看見心靈的故鄉》島嶼圖像系列、2007年的《臺灣家書》、2012年的大尺幅《夢的島嶼》系列、2014年的《大山無價》系列。
此次展出的《點石成金》,依主題與風格來看,應該與林磐聳在2016年所發展的「一石一故事」系列有關。2016年他赴俄羅斯聖彼得堡旅行時,導遊介紹了當年為了建造城堡,每人進城都得攜帶一顆石頭,聖彼得堡就是這些石頭「積少成多」、「眾志成城」的結晶,啟發他創作「一石一故事」系列。《點石成金》中,各種不同大小的卵形石彼此穿插、交疊,不可勝數,如此點點滴滴的積累,最終綻放出光芒,從平凡的石頭變成珍貴的黃金。
此畫雖然與林磐聳較為出名的針筆細密畫不同,但也展現了林磐聳的細密畫風格,他先以大筆暈染出每顆石頭的形狀,再以細筆不厭其煩地在石頭上加點,讓人不禁想到,石頭也是由細砂聚集而成,再次呼應了林磐聳「一石一故事」系列的創作理念,而其創作過程也何嘗不是「積沙成塔」、「點石成金」?

藏品描述-授權標示: